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420211009/https://www.taiwanenews.com/doc/20101227102.php
回首頁
回首頁
 



只靠呼口號不可能建國

回應鄭思捷教授

◎陳茂雄

近日由朋友轉來一篇「台灣e新聞」(www.Taiwan eNews.com)的一篇文章,題目是「和陳茂雄的對談和感想」,作者為鄭思捷(筆名)教授,鄭教授與筆者相識的時間不算短,筆者對他在台灣獨立建國方面鍥而不捨的精神相當佩服,十二月五日在洛杉磯的一場座談會中,我們討論了相當多有關台灣獨立建國的問題。

在語言與文字方面,筆者對自己的表達能力還算有信心,可是看到鄭教授的文章之後,對自己的信心起了動搖,因為鄭教授文章中所提出的幾個問題,在洛杉磯筆者都已經很詳細的解釋過,可是鄭教授的文章中還是重複提出同樣的問題,或許是筆者在語言方面的表達能力太差,沒有辦法讓鄭教授瞭解筆者的心意,只好再度以文字表達,嘗試讓鄭教授瞭解筆者的想法。

鄭教授認定筆者是李登輝的贊同與擁護者,他不贊同也不擁護李登輝。事實上筆者一向不搞個人崇拜,也因此得罪不少人,鄭教授或許不知道,在二000年民進黨執政以前,綠營批評李登輝最多的人就是筆者,因為他是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要概括承受該黨所犯的錯誤。二000年民進黨執政以後,因為他領導綠營人士從事「正名制憲」運動,筆者當然稱讚他。鄭教授不知有否讀過上坂冬子所著的「虎口的總統」這本書(有漢譯版)?書中李前總統對該書作者上坂冬子描述,有人在他擔任總統時嚴厲的批判他,可是在他卸任總統職務之後反而肯定他,代表人物就是中山大學教授陳茂雄,日文版「虎口的總統」第100頁(漢文版的283頁)就摘錄了筆者的言論。

鄭教授認為筆者認同中華民國體制、憲法,而他認同歐、美的民主體制、美國憲法。這個帽子扣得莫名其妙,鄭教授憑什麼這麼認定?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為了錄製教材,曾經邀請筆者做了一場「台灣新憲法」的演講,鄭教授可以到洛杉磯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分支機構要一份DVD看看,就知道筆者的主張是什麼。另外鄭教授認定中華民國憲法是「集權」,美國憲法是「分權」,在洛杉磯時筆者已將這個問題說明得很詳細,美國總統的權力遠大於「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就是受制於國會,八年的總統才毫無建樹,在美國只要眾院或參院任何一院的國會議員有三分之一席次支持總統,美國總統就可以否決國會的決議,台灣的總統並沒有這麼權威的否決權。

在洛杉磯筆者很清楚的表示,蔣家時代以「不談判、不接觸、不妥協」的「三不」回應中國提出的「三通」要求,蔣家要維持「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獨派人士則主張將「中華民國」改為「台灣國」。馬英九上台之後不只推動「三通」,還改變現狀,使兩岸走向統一之路,獨派人士必須盡快取得行政權,阻止馬英九改變現狀,鄭教授將筆者的說詞解讀為筆者要「維持現狀」,他要「改變現狀」,不過令筆者質疑的是要如何「改變現狀」?如何使「中華民國」變成「台灣國」,只呼口號不可能改變現狀。

馬英九所以能獲得政權,是因為多數選民認為他不會走「統一」路線,因為他一直強調「一中各表」,堅決要捍衛中華民國,事實上馬政府與對岸政權交流時,他們完全放棄「中華民國」,筆者為了拆穿他的謊言,列舉出很多他們拋棄中華民國的事實,請「馬英九捍衛中華民國」的目的只要台灣人認清真正的馬英九而已,鄭教授卻解讀為筆者是「拿著紅旗反紅旗」,筆者未拿紅旗,也未反紅旗,所努力的只是要台灣人瞭解馬英九無意捍衛「中華民國」,他要走的是統一路線。

鄭教授所提的問題相當多,但可歸納成一個總結,他主張建國一段論,立刻建立「台灣國」,反對在「中華民國」體制下從事建國運動。巧得很,若是鄭教授看過筆者以前的文章,就會發現二十年前筆者就是持這種論調,完全否定「中華民國」,主張立刻建立「台灣國」,更嚴重的是別人的話完全聽不進去,一心只想闡述自己的觀點,表現自己論調的正當性。

一九九六年筆者參與九人小組創立建國黨,主要的原因是認定民進黨已經放棄獨立建國,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其國名就是「中華民國」。建國黨完全否定「中華民國」,要建立「台灣國」,當時與民進黨的一些重量級人士起了很大的衝突。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之後,筆者發現在建國黨的努力值得檢討,所謂要建立「台灣國」只是呼口號而已,完全沒有行動力,最重要的是建國黨從來沒有告訴過民眾要如何以「台灣國」取代「中華民國」,到了一九九八年筆者省悟到一個嚴肅的問題,全世界還沒有出現過呼口號就可以建國的先例。

在洛杉磯筆者也表示,體制外運動是一條艱難的路,要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所擁有才可能從事體制外運動,可惜目前台灣沒有這種人,所以大家才進入體制內運動,雖然建國的路途相當遙遠,但沒有其他捷徑時,走體制內運動也是建國的一條路。最重要的是只喊「獨立建國」,「推翻中華民國」,就算喊了一萬年還是不能獨立建國。以體制內運動來建國雖然艱難,至少比夢囈式的口號強得多。

住在國內的獨派人士在體制內從事獨立建國運動並不是認同「中華民國」,而是擺脫不了「中華民國」,若是大家可以拿到美國護照,在美國置產,當然可以輕鬆的擺脫「中華民國」,也可以輕鬆的喊「獨立建國」、「拋棄中華民國」,「獨立建國」未必做得到,但至少可以做到「拋棄中華民國」。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hchen0201

原載:2010/12/27(台灣時報專論)

**************************************************************************************************

 

「獨立建國」政治人物不敢喊,只好由人民大聲喊!

◎ 蔡丁貴 - 公投護台聯盟總召集人

 

喊囗號當然不可能獨立建國(這不必討論),但是當自己陣營的領導人不喊口號來宣傳的時候,小民們只好自己來喊口號做宣傳。

喊囗號的目的是要宣傳,「台灣獨立建國」、「推翻中華民國流亡政府體制」等這些台灣願景的口號,最好是由蔡英文主席、李登輝總統與陳水扁總統他們三個人一起來帶領台灣人大家一起喊,宣傳的效果一定很大。基層的理念傳播與組織工作就會更容易了。

如果一個運動連口號都沒有人要喊,旗幟也沒有人要拿,這個運動還有生存的機會嗎?不要喊口號的人可以去做其他的事,但不必來消遣要喊的民眾。我們只是擔心台灣的命脈會消失無蹤,請尊重我們要喊的人吧,我們還是會去做其他的啟蒙或組織工作,不會只是喊口號的,請大家放心與指教,也請大家支持。

做「體制內運動」的人也要提出一些成果,讓大家聞香一下吧。正面說明就可以了。

Aquia 2010-12-28

 

台灣e新聞